01
宝宝今年5岁,出生在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随着孩子的成长,宝宝的母亲陈女士发现宝宝与普通孩子不一样:
一岁时,总喜欢一个人拿着玩具一直玩
一岁半,还不会喊爸爸妈妈,对父母没有依赖感
两岁时,也不愿跟其他小朋友玩,喜欢一个人呆着......
陈女士感觉孩子似乎有问题,这才心急火燎的带着孩子到大医院检查,最后宝宝被诊断为自闭症。宝宝的家人万万没想到,孩子会患上这个陌生的疾病。带着孩子往大城市医院治病,这是他们首先做的。然而,越来越多的自闭症康复知识让他们意识到,这个病太难治了,带的钱都快花完了,孩子似乎还是老样子,只得带着孩子回老家。
陈女士说:“真的没钱时,我就想把孩子放在一个全托机构,我和他爸爸去打工赚钱给他来治病,但是孩子实在太小了,有点不忍心。有一次,我从网上看到有个著名主持人的孩子也是和宝宝一样是自闭症,这位主持人和老婆为了照顾自己的孩子,帮助孩子康复治疗,放弃了高薪的工作。后来,主持人还写了一本关于她与自闭症孩子的书,自己也买了看,十分感人。”陈女士告诉自己,有钱没钱都要陪着孩子,寻找孩子康复的一切机会。
02
过年期间,听城里打工的亲戚介绍,他们单位有个和宝宝患有同样病的孩子一直在合肥一家医院做康复治疗,听说那有很多自闭症的孩子在治疗。陈女士动了心,便带着宝宝来到合肥就诊。
合肥康华自闭症医生郭主任回忆起当时接待宝宝的情景:“那是年初,过完年没多久,宝宝的妈妈带着他第一次次来医院见我,让孩子跟我问好,孩子趁我不注意,朝我脸上就是一巴掌,然后若无其事的跑掉了。宝宝的妈妈当时懵了,反应过来后,连忙跟我反复道歉。”
郭主任忙说,没有关系,便赶紧跟着陈女士把孩子找回来。郭主任说,她知道自闭症孩子的特征,孩子与别人打招呼的方式比较特别,不是问好,也不是微笑,而是嘻嘻哈哈的打你一巴掌,在他的认识里,感觉打你一巴掌就是跟你交往打招呼了。
03
宝宝来院首诊表现为:没有语言,叫其名字无反应;目光对视困难;自娱自乐,无意义大笑,酷爱手机和旋转物品;脾气暴躁,经常袭击人;认知评估时,苹果、香蕉的辨别都不能完成。
入院诊断为:典型孤独症; 语言、认知迟滞
陈女士决定让宝宝在合肥康复医院接受康复治疗。通过医院对宝宝进行的认知、言语、感统训练等六个阶段的综合康复治疗,宝宝的综合能力与5岁孩子基本相同,语言表述没有问题,有自主语言,能沟通交流。有了沟通能力后,医院的康复治疗师又对宝宝进行了进一步的强化训练,现在宝宝能独立拼图、画画,目光注视对视接近正常儿童。此外,医院还给宝宝增加了电子琴教学,锻炼听知觉和手眼协调的能力。
宝宝的每一次进步,陈女士都要高兴半天。目前,宝宝的爸爸在合肥打工,由妈妈陈女士陪着宝宝进行康复治疗。他们说,现在我们有了生活的动力。宝宝妈妈陈女士:“感谢医院康复治疗老师们的付出和帮助。孩子的健康是我们最大的心愿,他的每一步成长,都是我们生活的动力。”
微信公众号:hfkhkfyy
版权所有:合肥康华康复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