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又双叒叕来了
一年中的三伏天即将来袭
正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
赶紧抓住这一年一度的机会
帮体质打个翻身仗吧
何为“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治疗手段,简单来说就是指在冬季好发或加重的疾病,根据 “春夏养阳”的理论,在夏季三伏天(天气炎热的一个月)进行治疗,从而达到补虚助阳、温里祛寒,增强抵抗力,预防和减少疾病在冬季发作或加重的一种传统中医特色疗法。
对于许多患有慢性疾病、老、幼、体虚的人而言,这是穴位贴敷,冬病夏治的好时机。
1、抓住有利时机。
三伏天是一年之中的阳中之阳,这时,人体的穴位毛孔充分张开,药力易渗透到体内,通过用温热药敷贴相应的穴位,以扶助体内的阳气,并借助自然界隆盛的阳气,二者相合以驱散体内留伏之寒气,达到冬季哮喘、慢支等疾病少发或不发病的目的。可见“三伏贴”无疑能提高人体御病能力,调节人体免疫力。
2、要保持治疗连续性。
穴位敷贴疗法并非是急性发作期疗法,治疗的重点是防止疾病复发。冬季易发的疾病在夏季症状并不明显,或者根本没有症状,所以治疗后的效果也要等到冬季才能显现。一些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去医院尝试的患者,在不能看到立竿见影的疗效后,往往贴敷了一个疗程也就放弃了继续治疗,使得疾病疗效难以判断。
3、遵守固定疗程。
冬病夏治,一般需连续治疗3年。只有坚持按疗程治疗,才能保持药效的发挥,经络才能处于持续兴奋应激的状态,对病邪的祛除才能保持力度和惯性。而且,还要治养结合,接受冬病夏治敷贴的患者要注意饮食宜忌,不要贪凉,使敷贴治疗达到效果。
呼吸疾病 —— 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肺气肿等;
虚寒体质 —— 手脚冰凉、畏寒(肾阳虚症)、体虚易感、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等处于亚健康状态人群、阳痿、早泄、冻疮、慢性荨麻疹等;
儿科疾病 —— 小儿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体虚易感冒、胃肠疾病、消化不良、厌食、遗尿等;
妇科疾病 —— 痛经(经期或经期前后小腹冷痛,腰部酸胀,经血色暗有血块)、产后身痛(产后关节疼痛、足跟痛、腰冷、怕冷怕风)、慢性盆腔痛(小腹冷痛、腰酸腰冷)等;
消化系统疾病 —— 慢性胃炎、慢性过敏性结肠炎、消化不良等脾胃虚寒疾病。
注意事项
1、三伏贴疗法对时间有一定要求,根据中医理论,每伏第一天是开穴的日子,此时敷贴效果佳;而白天以上午佳,贴敷时间:儿童1到2小时,具体视个体皮肤娇嫩情况而定。
2、禁忌人群:2岁以下儿童;贴敷局部有破损者;疾病发作期,如正在发烧、咳喘等;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患者;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或患有接触性皮炎的患者;瘢痕体质。
3、贴敷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忌食海鲜,避免电扇直吹或在温度过低的空调房间久待。
4、贴药后,部分患者局部可能出现麻木、温、热、痒、针刺、疼痛等感觉,属于药物吸收的正常反应,大多可以忍受。
康复一人,幸福一家!
微信公众号:hfkhkfyy
版权所有:合肥康华康复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