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每天认识一味中药:大黄——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
平胃,下气,除痰实,肠间结热,心腹胀满,女子寒血闭胀,小腹痛,诸老血留结。
——《别录》大黄篇
今天
给大家介绍一味中药药材
大黄
大黄,中药材名。本品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茎。9~10月间选择生长3年以上的植株,挖取根茎,切除茎叶、支根,刮去粗皮及顶芽,风干、烘干或切片晒干。
功能主治为: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治实热便秘,谵语发托,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症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亦,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
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
入胃、大肠、肝经。
功效
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
主治病症
治实热便秘,谵语发托,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症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亦,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用于泻下,不宜久煎),1~4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水或醋调敷。
中药配伍
①治伤寒阳明腑证,阳邪入里,肠中有燥屎,腹满痛,谵语,潮热,手足缛缓钩觯不恶寒,痞满燥实全见者,,以此汤下之:大黄(酒洗)四两,厚朴(炙,去皮)半斤,枳实(炙)五枚,芒硝三合。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二升,去滓,纳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纳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伤寒论》大承气汤)
②治大便秘结:大黄二两,牵牛头末五钱。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有厥冷,用酒调三钱,无厥冷而手足烦热者,蜜汤调下,食后微利为度。(《素问病机保命集》大黄牵牛丸)
③治热病狂语及诸黄:川大黄五两(锉碎,微炒)。捣细罗为散,用腊月雪水五升,煎如膏,每服不计时侯,以冷水调半匙服之。(《圣惠方》雪煎方)
中草药里的大黄,原来不叫大黄,叫“黄根”。为什么后来改成大黄了呢?有这么一段故事。
当年有个姓黄的郎中,他家祖传擅长采挖黄连、黄芪、黄精、黄芩、黄根这五味药草,到他这一辈还专门用五味黄药给人治病,所以大伙儿都管他叫“五黄先生”。
每到春三月时,五黄先生就进山采药。靠山有个小村,他每次进山采药时就借住在村里马骏家中,直到秋后才离去。马骏务农,全家只有夫妻二人和一个孩子。五黄先生与马家结下了深厚的交情。
有一年,五黄先生又来采药,他走到靠山村后发现马家的房屋没有了。乡亲们告诉他说:“马家遭难啦!去年冬天一场大火,房屋被烧得精光,他媳妇也被烧死。如今,只剩下光棍爷儿俩,跑到山上去住石洞啦。”
五黄先生十分难过,就到山洞找到马骏父子。马骏看见五黄先生,抱头痛哭。五黄先生说:“你现在一无所有,不如带上孩子跟着我挖药、卖药去吧。”马骏很高兴,从此就跟着五黄先生学挖药。他们像风吹的杨花一样四处飘荡,不到半年工夫,马骏就学会了挖五黄药。但是,五黄先生却从不教他治病。一天,马骏说:“老哥,你怎么不教我治病呢?”五黄先生笑道:“我看你这人性子太急,不适合当郎中。”
马骏有些不满,便暗暗注意五黄先生怎么给人治病,什么病该下什么药。日久天长,马骏多少也摸透了一些门道,就背着五黄先生也给人治起病来了。碰巧,还真让他治好了几个人,马骏十分高兴。
有一天,五黄先生不在跟前,有一个孕妇来找郎中。这妇人身体虚弱,骨瘦如柴。马骏问:“你怎么不舒服?”
妇女说:“泻肚子。”
本来止泻应用黄连,马骏却给她用了泻火的黄根。病人回去吃了两剂药,大泻不止,没过两天就死了。
病人家属哪里肯答应,一打听原来是马骏开的方子,就把他扭送进了县衙。县官审明经过,就判了马骏一个庸医害人的罪名。
这时,五黄先生赶来,跪在堂前,说:“老爷应该判我有罪。”
县官问:“你是什么人?怎么有罪?”
“他是跟我学的医,我教的不精,罪在我身。”
马骏闻听,急忙说:“老爷,是我背着他干的事,跟他没关系。”
县官问明他俩的关系,感到这两个人如此重交情,很是敬佩。平日,他也听说过五黄先生的大名,所以,就尽力为马骏开脱。最后,县官罚他们送给死者家里一笔钱,就放他们两人出衙门了。
马骏羞愧万分,对五黄先生说:“悔不该不听你的话,往后再也不敢自以为是了。”
五黄先生说:“学治病可不能性急呀。你看,用错了药就会出人命的。”
后来,马骏踏踏实实地埋头挖药,人也变得稳重多了,五黄先生这才教他行医。为了记住前面的教训,五黄先生从此便将五黄药中的黄根,改为“大黄”,免得后人再错用了这一味药。
——厚朴
微信公众号:hfkhkfyy
版权所有:合肥康华康复医院